天齐和我 同过幸福年 共圆一个梦
2018/02/15

小时候,

一到腊月就开始置办年了,

一直到年三十,

家里天天蒸汽弥漫,香气弥漫,

这是年的味道,

让人晚上都幸福的睡不着的味道…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还记得,以前到了腊月十几,就要开始赶集了。

小时候年前赶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新衣服,灯笼,糖块,鸡鸭鱼肉,水果,冻梨,冻柿子,春联,鞭炮,挂历…妈妈会买回家一张大大的挂画,一个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着个大鲤鱼!为了更应景,弄一根树枝,上面绑上糖纸花儿,花花绿绿的特别喜庆,还要从集市上买一些假花,放在柜子上,有过年的喜庆!

还记得,以前到了腊月十几,就要开始准备各种吃的了。

杀年猪,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对肉的渴望尤为强烈,能吃上一大碗蘸蒜泥的瘦肉,这就是年的特权,烀一大锅肉,满屋子都是肉香,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

还记得,腊月二十四,那场怎么逃也逃不过的大扫除。

小时候过年前一定要来一场大规模的全家都出动的大扫除来迎接新的一年,扫灰尘,洗床单被罩窗帘衣服,能洗的都洗了,擦玻璃,擦天棚,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这绝对是过年前最难熬的一关啦,不能出去玩,被父母抓去大扫除。


还记得,腊月二十七八就可以放鞭炮了。

那时候的鞭炮,拆开来放,年底守着卖鞭炮的小摊儿,摔炮、大地红、串天猴、还有一种叫二踢脚,威力很大。坏坏的小男孩总是拿鞭炮往别的孩子身上扔,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小时候围着鞭炮欢蹦乱跳的我们,好像就在昨天…

还记得,腊月二十九就可以贴对联了。

毛笔字写的好的人家基本上都被包围了,这家拿着红纸来找他,那家也是,一大堆人围着这个“文化人”,看着一笔笔写出来的春联,每家每户的春联都不一样,后来都买现成的,春联也越来越好看,但少了那一股子年味儿!小时候,窗花也都是手巧的奶奶祖奶奶亲手剪的,比买的都好看!

还记得,年三十那一顿,是一年中最丰盛的。

那一整天,妈妈都是围着厨房在转,烀肉,炒菜,炖鱼,酱肘子,大锅里煮着整鸡,整个房间都飘着肉味。几乎所有肉类都齐聚了,而且每样的分量都很大,记得小时候每道菜上来都要闻了又闻,急得团团转,就想吃年夜饭。

还记得,大年三十晚痴痴地盼着春节联欢晚会。

那时候,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像现在这样,地位可崇高了。吃完年夜饭,一家好多口早早就拿好瓜子水果,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赵忠祥、赵本山的出现!那时候全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到了12点吃饺子,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才叫过年!

还记得,过年可以穿盼了好久的新衣服。

除了年夜饭、压岁钱之外,穿新衣服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盼头了。那时候,一年买不了几件新衣服,全都指望过年的时候了,没事就拿出来瞅瞅试试,叠的板板正正的压在枕头下都睡不着觉,想象着明天穿上新衣服的开心,睡梦中都是甜甜的微笑!

还记得———

慢慢的,我们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过年也变得忙碌起来。

为了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和家人聚少离多,我们不得不在年二十九、年三十才能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到家中。

幸福的年,变成了忙碌的年;悠闲的年,变成了盼归的年;忙年,真就成了忙年。

年三十的晚上,暖意融融的餐桌前一家人坐到了一起,家里的老人端起酒杯,第一句仍旧是你每年都听,却又百听不厌的那句话:来,今天过年,我先说两句,咱都忙了一年了———

真真的忙了一年,一年的风尘仆仆,也是一年的硕果累累。真真的忙了一年,可是我们的日子还好了呢,我们的生活水平还提高了呢,我们为之奋斗的天齐还一步步发展壮大了呢!

手中的酒杯越发沉甸甸,是一个家庭赋予了我们责任,是一份事业给予了我们平台,更是家庭和事业给了我们一个未来。

又到春节,我们从天南海北回到家中,与家团聚,与家人团聚;又到春节,我们在家里洗去了365天的疲惫,也收拾好了365天的行装。

举起酒杯———

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

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ul class="pagination block blocks-2" '="" style="box-sizing: inherit; margin-right: -0.9375rem; margin-left: -0.9375rem; padding: 0px; border-radius: 0.215rem; font-size: 0px; list-style: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