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即传统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比,属于本土文化领域;与现代文化相比,偏向传统文化领域;与自然科学相比,侧重社会科学领域。国学广义泛指中国文化,狭义专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及其体现的文化精神,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国学是国魂的载体,国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儒家文化是国学的核心,儒家智慧解决人生五大问题:个人能力修养提升,家庭和谐幸福构建,社会人际交往健康,事业成长永续辉煌,领导艺术内圣外王。
《大学》的精神
大学是大人之学,是君子切磋琢磨,终别于宵小的修养境界;大学是大学问,是人基于学习,转变观念,通过言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升华;大学是成功学,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目标确定,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具体落实;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到“知止有定,静安虑得”的成功,大学之道是幸福人生的成功大道,是美好生活的理想蓝图。
三纲领——此三者,大学之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明白;第二个“明”指“明德”,光明的意思,不仅自己明,还要天下明,自己明白之后要让天下人都明白。释义:大学问、大道理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光明正大的人生道理。
在亲民:强调日新又新,我们今天学完了,观念就有所更新,观念更新,行为就变化,就有效。商汤王在他的澡盆上刻的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用知识洗刷心灵,日新又新,强调的是心理。
在止于至善:在于达到最好的程度。那什么程度是最好,如何达到?后面说了,致知在格物。
六要素——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首先是知止,就是知道在哪里停,在中国文化中就叫立志,用现代成功学的思想就叫明确目标。
儒家文化告诉我们,人生要立志,要有目标,有了目标还要有“气”。孔子强调立志就是要有目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志”是目标,还要有动力、能源,叫主观能动性,是内在的精、气、神。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再设计出一条道,剩下的就是要行动。行动才能带来成功。
“知止”就是明确目标,“知止而后能定”是说心中的愿景非常清晰才知道如何做。人生是直线,线路没有用,必须“知止”形成线段才有距离,“知止”就是有目标了。“定”是定方向、定计划;“定而后能静”,“静”是专指情绪,“静”是心境;“静而后能安”,心静就身安了,不被杂事困扰,才能稳当学习,才能对发展进行缜密的思考。“虑”是思虑周详,对劳者来讲,先要把事情想清楚,所有行为都是思想的外化;“得”就是成功。
八条目——格物打头,修身为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比喻成门的话就是一个轴,是一个枢纽,推开门是内心世界,外面是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内心的东西转变好了,做的就有效果。所以要以修身为本。儒家讲究内修外用、内盛外旺。重点强调对“格物”这个词的理解。格是什么?格就是分析,人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细分的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各位要想了解一下什么叫格物,最好的、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去一趟中药铺,一下就明白了,把物分开就叫物格,把人分开就叫人格,放不同的格叫格局,都分开就是格式化。把东西分开了,达到标准就是合格,达不到就是不合格。认识世界就是格物的过程,就是学习,致知就是学懂了、学会了,达到知的目的。
修身为本,“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人要想修为,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练字。毛笔、砚台,还要磨墨,磨墨很有讲究的。苏东坡说了,不是磨墨,是用墨磨人,磨几年,磨十几年,最后就能磨出一个里外透着书香气的地道的知识分子,那是磨火气、磨内功,磨耐心。气定神闲。不在字好,关键在写。内修情感,外修言行举止。
儒家文化所有理论都在论道。给儒家文化下个定义,就叫君子之道。儒家文化讲君子的句子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诗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易》基本上每一卦都讲到君子,以乾坤为代表的周易就是在告诉大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如何做才是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的词句都是在谈君子之道。儒家文化就是以君子之道为中心,告诉我们做人要修身。
格物打头,修身为本。既然是里外双修,所以儒家就强调修身要对内修心、对外修行,观念带来行为,内在东西修好了,外在才能改变。修心一个是修心性,一个是修心情,但是性难改、情可控、本性难移,要想化性,就从情绪开始。如能把控住情绪,时间久了就能改变性格。改变性格是质变过程。
人生三境界:立志、奋斗、成功。一些描述三境界的诗词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功。
《诗经》也有类似的三个境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努力奋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成功。
《中庸》的精神
学中庸之道,走和谐之路。何谓中庸?中庸的现代哲学阐释即为“度”——适度,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中和”。孔子的“中庸”思想贯彻于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当代社会提倡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下,深入研究孔子的中庸思想方法论,对于争取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是整个中庸的纲。意思是人的性天注定,这个天是指特定的时空环境,比如说“时代性”我们能决定吗?这是上天给的大环境的结果;“地域性”我们能决定吗?“男性女性”是我们能决定的吗?还有一些,比如说年龄,老人有老人性,小孩有小孩性,颠倒了就不行。
人性剖析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是儒家对人性前提的基本定性。其实就是天命之谓性。天赋人性,那人性是善还是恶呢?人性是有善有恶的,无所谓善恶,所以孔子不谈论人性善恶,孔子只说“性相近、习相远”,真是至圣,有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正好。孟子是亚圣,孟子说人性到底是善是恶要落地啊,他就说人性本善,一时间引发了很多讨论。三字经前四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顺序颠倒了,“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说的,早于孟子。
孟子说人性本善,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仁、是非之心——义、辞让之心——礼、凶恶之心——智。人性善,发挥出来才符合道。这个与孔子的思想是吻合的。忠者忠于内心,恕者如其心,孔子表达过自己的思想,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这是孔子说的他自己的思想。将心比心,心若不善就出事了。人和动物不同的一点就是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规范,神性的价值,那个价值应该是善。孟子说的也没有错,他既说了孔子没有直接定义的思想,也给人生的追求指出了很好的入手的地方。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束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理解“和”的含义
意思是把控住喜、怒、哀、乐的情绪,这叫“中”,发出来了叫“和”,什么叫“中节”?是正好的意思,“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大道。“至中和”不好理解。“致中和”中间加个字叫“至中于和”,“用中至和”,用“中”的手段达到“和”的效果,用“中”的方式达到和谐的目的,叫“用中至和”。
《西游记》里有个典型的中庸人物叫“沙和尚”,和尚,以和为尚,就是和尚,和尚是僧人里做的好的尊称。沙僧起的作用就是调和。为什么说《西游记》中唐僧要是没了,接班人就是沙和尚呢?固为他有综合管理能力,他能调和。
《中庸》强调的和谐,从情绪入手,情绪平和就能逐渐改变性格,朱熹说“让天理把控着人欲,让人欲和与天理”。如何把控,就是一个字“诚”,中庸的主题就一个字“诚”,他是基于人性,用“中”的手段达到“和”的目的,所以用几个字概括,叫“本与诚,用与中,至于和”,以“诚”为本,坚持“中庸”,达到“和”的目的。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经》
这四句诗铅华洗尽,无半点修饰,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警醒价值,直接道破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处在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程度,或者说身处怎样的逆境,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头,很大程度上看,在于你与什么人、什么事为伍。看看你交往的这些人,看看你平时所做的事,就能知道你的人生处境,也就知道你的生活状态。这句话反复去思考,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对我们交友、为人处事,都有警醒的意义。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你依靠着什么?你依据着什么?你的根在哪儿?把这几点先确定、做好了,你就能以此发动你的追求,朝着你努力的方向,不断的去用力。其实这个“以”,就是现在习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初心。“以”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词,我们现在把“以”演变成一个虚词了。而在过去,“因为”、“所以”这两个词另有含义,“因为”是为之因,“所以”是以之所,就是你靠着什么、依据着什么,从哪个角度出发,就能看出你的人生走的怎样,有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种基本的心理动态,看出你的人生追求是不是有价值。一个人的目标和格局,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人生特别经典之处在哪?不怕你想干大事而没干成,反而非常可怜的是做了个小事却成了,做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回头一想,这个事情做的有意义吗?是当初追求的目标吗?接着做下去,又发现没多大意义,放弃又很可惜,于是又开始陷入思考,到底做这个事是为了生活,还是你的生活就是为了做这个事?就理不清了。所以想要保持永久的动力和热情,真要看你的出发点。
中国古代有个习俗是父母去世儿子需回家守孝三年,名为丁忧。守孝三年,并非天天穿着孝服以泪洗面,其实是古人发现,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借着守孝三年的时间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前半生,如同汽车跑到一定公里数要保养、要大修,要有清洗和更换。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人生不仅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把起点和目标设计科学了,人生就是一种理性的发展。有志,还要补上气;有起点,还要补上行动,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要求的要素。
另外一点也不可缺少,即仅有目标、有自我认知、有做事的精气神、有付诸行动的心还不够,还要有正确的道。西方人所说的成功学,其实是行为科学中的一种工具理论,说做事一定要明确目标,然后顺着这个目标付诸行动,最后实现目标走向成功。但仅有这些是不行的,这其中就缺少了我们重点强调的“正确的道”。如果定的目标是抢劫银行,目标很明确、心态很积极,然后趁月黑风高时付诸行动,这能行吗?很显然不行。中国人经常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规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怎样做到“得道者多助”?中国文化中的修身,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这个“道”,三成说的是方法,七成说的是规矩。给自己定好了规矩,人生才不容易跑偏。
《周易》论道
“道”很抽象,要往下沉,到“形”,再抽象还要往下沉,到“器”。中国文化的传播就是这三层,出土文物、名胜古迹等属于“器”。
《周易》讲究阴阳两面,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涉及到几种思想,一个是形象思维、一个是对立思维,还一个叫类思维。《周易》有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那就是要知道卦名、卦象、卦意,总共六十四卦,就是阴阳不断组合的过程。天地、社会、人生归纳也可以用六十四个模块表现出来,知道怎么回事就知道怎么处理。《周易》就是在不同境遇下给出一个参考。
《周易》就是格物,伏羲做的八卦都是以自然现象为主题,文王将其变成六十四卦。千变万化的东西都能用六十四卦概括,八卦浓缩四象,四象合为两仪,最后合为太极。《大学》是不断的分析,叫演义,《中庸》就是不断的归纳、综合,两种思维方式,价值在认识问题要不断的细分,处理问题就要不断的综合,阴阳中和就是太极。处理问题要用中庸的方式,不偏不倚,单纯细分不行,一分为二从哲学上是对的,但是一分,就封闭了,就极端了,这样机械的划分有问题。
识道 识礼 以文化企
学什么东西才算是有传统文化的功底?能够在理论层面上、行为层面上、器物层面上,都能了解一些传统的东西,这样你就很中国了。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才是人文的精神,这才是文化的问题。学习最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学习苏东坡,儒、道、释都精通,做官兼济天下,被罢官纵情山水,琴棋书画样样懂。我们做不到那样细,但是以此为目标学习就很中国了。所以有些东西不在于文本本身。我们让孩子从小练书法,其实练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字写得好吗?不是,中国人教孩子用文房四宝练毛笔字,墨需要自己磨,磨的时候还不能快了,叫“研墨如病妇”。要有气无力的那样磨。最初我不理解,难道中国人四大发明都发明出来了,难道一瓶墨汁发明不出来吗?非得用墨块蹭吗?不行,必须得磨。苏东坡说,非人磨墨,墨磨人。磨上十几、几十年,方能磨出地道的中国气的知识分子。这是一种熏染。这不仅是理论层面,还有行为规范层面,还有具体器物层面。这些你都做好了,你才很中国。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铺垫,你怎么做都会觉得这跟中国文化是有差异的。
国学,广义说是泛指中国文化,具体一点是指传统文化中的学术经典,和在这些经典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基本上讲就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学术。分四个大部分就是经、史、子、集。经在专业层面上专指儒家,因为儒家是中华文化中的统治文化,是官方意识形态。经者,常也,言常道也。他能把我们生活中的道理说明白的才叫经。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里面儒家并不是特别突出,只是诸子中的一种。孔子、孟子一生到处游学,但是都不很成功。当时儒家思想并不被各国所认可,相反法家思想帮助秦国完成统一。到了汉朝初年,当政者意识到法家思想不足以保证江山长治久安,因为法家思想过于阳刚之气,便开始探索新的治国之道。
中国社会人们求稳,讲究安居乐业,这一点意味着我们做建筑的、做房地产的是合大道的,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大家都要求有一个稳定的家。而家的概念中国人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家是必须要有住的地方,而且这个住的地方还挺讲究。家的字面解释是家要好啊,不但要有个小院,还要养头小猪。这给建筑业都提出了一个发展的方向,高楼大厦盖得差不多了,还得有田园性的东西。要有中国文化的修养,你就知道未来发展应该往哪个方向用劲。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管是儒家还是其他思想派别,最关心的都是这个问题——“道”。什么是“道”?中国古代有一个思想流派对“道”太关注了,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思想流派直接称之为道家,老子、庄子是代表人物。至于什么是“道”,老子和庄子都说不清楚。老子说,“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还存在。《礼记》里面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非常难懂,所以大家都拿来讨论。知道?不知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早上明白了什么是“道”,晚上去世都不遗憾了。
什么是“道”?有人说是规律,有人说是途径,有人说是方法。“道”很复杂,对“道”的解读有几十种,不但不好理解,而且很难传达。老子在传达的时候也很困惑,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就是奔着这个“道”走,因为《周易》里面有句话提醒了我们,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要想了解什么是“道”,得先从形上入手。举个例子,我给大家上课,上台先给大家鞠躬,我鞠躬后大家给我鼓掌,这叫“礼”,这就是“形”。在这背后有个思想,我给大家鞠躬,是因为一个企业用两天的时间集中学习中国文化,很不容易,这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发展好的趋向。我很佩服,所以我给大家鞠躬。大家为什么鼓掌呢?礼尚往来。我对你表示尊重,你就报以我掌声。这种礼尚往来的意义所在也叫“理”,《礼记》中说了,礼者理也,这个有形的“礼”就是为了表达这个抽象的、无形的“理”,而“理”就是道理。
“礼者,自卑以尊人”,我有意识地把自己放低一点来现出对你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新文化运动的理性批判和文化大革命的非理性践踏,已经有些断层了。
之前说的鞠躬、鼓掌的例子能看得见但是留不住,那怎么才能把它留住呢?那就得让它物化。一旦变成东西了,横向念作礼物,竖向念作器物。作为一种礼,即代表着一种意义又有它形象的感受的状态,有的时候还可以变成一种东西。一旦有一种东西以礼的形式出现,这个东西就不仅仅具有使用价值了,背后还有文化语言。如果不懂文化语言,那送礼、收礼就容易出事。你要明白礼后边还有一种说法,还有个道理,还有人情事理的话,你的礼会用的非常好。我们做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个物,想着给这个器物增加文化含量,一旦文化含量增上来了,那这个物就不仅仅是使用价值了。
我们以前说人类文明的传播走了两条道,一条是精神文明,一条是物质文明,现在一看不对,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还有一种既非物质、又非精神,这就是说的“形”。所以古人说的真准,文明的传播是走了三条路,一条是形而上学,理论的层面,道的层面,二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约束平时生活的制度,这是形的方面;再一个就是物的层面,名胜古迹这一类。所以文化传承走的是这三条道,就是说要了解中国传统,不一定只是语言上的背诵,也要在形上多接触一点,如昆曲、京戏、琴棋书画、青花瓷、青铜器等这些都看一看,寺院、道观多接触接触,时间长了就很中国了。
孔子向老子问道,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第三条道,往往是平衡左右的中庸的道,所以中庸的价值就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感觉到左右为难的时候,你能知道还有一条道,能够让“左右为难”变成“左右逢源”,往往这就是第三条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的道,让阴阳平和的中庸的道、太极的道。老子说过“万物富阴而爆阳”,对于个人来讲,要冲进一股气,就心态平和了;一个组织要冲进这样一种气,就变成一种有机体,就活起来了,这就是企业的文化。部队中叫士气,国家有这样的气就叫国魂,中华民族总是有这样一股气,所以生生不息,历史悠久绵延不绝。
企业管理也可以按这三方面去审核。看企业是不是按照正道在运行,企业形象设置的是不是有缺失,产品是不是按企业的理念做出来的。一个企业要做得好,肯定是这三层非常清晰。首先理论层面的东西,思想极为明确,知道我们这个企业怎么发展,有思想、有理论、有旗帜,但是这个理论不能高高在上,必须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具体化,另外只有这种行为也不行,还要变成器物,就是产品,在产品上体现。这就是道、形、器,理论清晰、制度严明、器物精良。理论层面最应该是领导者重视,行为操作层面是管理者强调,具体的器物、产品是一线人员掌握,我们的文化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价值,中国文化强调以道治心,我们以前学的西方的管理技术叫以法治身,而我们的科学技术强调的是以术治器。不管说哪个系统,都混溶在一起了。我们的文化讲究改造人的心灵,叫以道治心,管理制度强调以法治身,这就是法和道的不同点。儒家和法家在这里有个区别,孔子说,礼能禁于未然之前,而法,能惩于已然之后。一个是约束于做之前,一个是惩罚于做之后。所以,礼更多的强调自律,法更多的强调他律。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但是从终极角度讲,谁这一辈子总希望被人管呢,我们总希望能从一个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所以礼更符合人的未来需要和终极追求。“法”,强调制度,对物这一块,就用技术,越精良越好。这三点明白后,再看看自己是什么位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侧重,这三点都要懂,但是侧重点不一样。领导者明其道,管理者强其法,执行者精其术。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侧重于某一方面。是领袖,一定要明道,发展的规律、路线,社会发展的需求,前瞻性的问题,打造成什么样的团队的问题等都要明确;是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把领导的意志不折不扣的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再好的理想如果不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也是没用的;是一线人员,技术上一定要精,创造出更完美的产品。
企业组织最怕的就是道堵了,“一把手”的意志若不能转化成行为,管理者的愿望若不能转化成工作者来制造的产品,这些要是堵了,那一切全废。形而上者之谓道,儒家文化就是讲的这些道理,道理不好懂,我们就用形来说,这就是为什么用四大名著解读儒家思想,这就是以形传神、文以载道。中国文化传播就是用可视的形来传播抽象的理。
開發商直接發售 價格至抵
報名官方展廳優惠活動
*信息已加密處理,請放心填寫